有22道题,约8890个字。
2007—2008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一)(二)(三)
得分
一(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 7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②当今奢侈今何处?只见 3 , 3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③古今兴亡多少事?悠悠。 7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酒困路长惟欲睡, 7 。(苏轼《浣溪沙》)
⑤小大之狱, , 。(《左传·曹刿论战》)
⑥令初下, 4 , 4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所说的“ 4 , 4 ”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⑧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孟子对它们的论述是: 6 ,
6
⑨每到凝霜的秋晨,走到苍茫的河边,“ , ”的诗句便会浮现在眼前,让人仿佛见到了梦幻般立在水中的佳人,获得无限的审美享受。(用《蒹葭》中的诗句填空。)
⑩将《诗经·关雎》中学到的一个成语填入下列句子,使之完整通顺。
“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 4 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200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学校开展了“铭记历史,呼唤和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跟随我们参加活动。完成2—5题。(12分)
【宣读《南京和平宣言》】
2.请给《宣言》节选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古都金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经受了举世罕见的深重苦难。七十年来,它所积淀、引发和汇集的历史教训和精神蕴涵,远远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它镌刻着“遇难者300000”的触目惊心和战争罪kuí祸首的万劫不复,更凝聚着无数生命的呐喊与控诉、国际友人的声援与救助、
chàn悔者的良知与反省,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探索与求证……
积淀( ) 镌( )刻 罪kuí( ) 祸首 chàn( )悔
【报道活动现场】
3.这是活动当天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提供的一则报道,请你加上标题。(2分)
2007年12月13日上午10点,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江苏省暨南京市的各界代表,驻宁部队代表,以及专程来宁的外国友好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隆重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
(20字以内)
【关注历史真相】
4.下面是同学们为本栏目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为本组材料写一段编者按,要求能概括介绍材料的内容。(3分)
(60字左右)
材料:
今天,许许多多西方人,正饱含着泪水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南京》,让自己和孩子们在阵阵心悸中,走进那段未曾知道的历史;
今天,许许多多西方人,正站在一排排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前,倾听海外华人揭露70年前的人间地狱———日军占领下的南京;
今天,许许多多西方人,在书店里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拉贝日记》、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
今天,一批当年留守南京的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文件被公开;
今天,美国政府机构解密并出版了10万多页二战期间日本罪行的文件……
【开创和平未来】
5.下面是同学们为本专题收集的材料,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为了追求和平,曾经专程来南京参加纪念活动的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池尾靖志(意味深长、斩钉截铁、义正辞严) 地说:“日本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罪孽是无法抹煞的,但日本国内总有人在逃避那段历史,他们认为承认了历史就失去了自尊。恰恰相反,只有承认过去才能找回自尊。日本人民应该与中国人民携起手来,创造一个新的美好的日中关系。”
材料二:为了追求和平,在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程中,建造了一个和平公园:位于“和平”基座之上的和平女神塑像,由一个手托和平鸽的母亲和期盼和平的儿童组成;我们的新展馆整体形状像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
(1)请在材料一的括号中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成语填入横线上。(1分)
(2)探究材料二中和平女神像和“和平之舟”的寓意。(2分)
6.阅读《培根随笔》,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在下面的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概括作者在其中阐述的主要观点。(2分)
《谈美》:
《论拖延》:
(2)下面是选自《培根随笔》中的名言,请你任选一句,将它们补全。(2分)
①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 ;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 。”——《论友谊》
②“人的天性犹如 ,求知学习好比 。”——《论求知》
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