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10字。《唐诗五首》(第一课时)                   ——《山居秋暝》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李学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以动衬静的写法
2、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王维的诗风及写法鉴赏王维同一类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体悟诗人热爱纯朴、宁静、自然的山村生活
二.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本课用三课时教读和自读,现在说的是第一课时《山居秋暝》的教读。本诗是王维著名的山水诗。诗人以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和过隐居生活的愿望,蕴涵丰富,耐人寻味。
重点:从诗中画面、联系旧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难点: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以动衬静的写法
三.学生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语文基础较差,语感较薄弱。针对学生这样的实际情况,我把《山居秋暝》定为一课时教读,目的是:通过学习此诗,让学生了解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并在鉴赏评价的活动中积累鉴赏古典诗歌的初步经验。学好这首诗,是学好后面四首诗的前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1)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去学,有的放矢。
(2)朗读教学法:古典诗歌的诵读与鉴赏是合二为一的。反复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探究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诗歌鉴赏第一步是背诵、第二步是疏通大意、第三步才是把握深层含义和表达技巧,同时尽量让学生自己体悟诗歌的内涵。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拓展。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导语设计:(3分钟)
先播放歌曲《相思》,然后问:这首歌里面的歌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谁写的诗句?
对,唐代诗人王维。回忆学过的王维的诗歌《鸟鸣涧》、《使至塞上》、《送无二使安西》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山水诗的代表作——《山居秋暝》。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回忆以前学过的王维的诗歌,学生背诵通过播放一首用王维的诗歌写成的歌曲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播放歌曲《相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