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插图组织教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插图教学案例设计
北仑区紫石中学 胡俊杰
【引言】
实验的初中语文教材配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大都出自名人之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其利用价值都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功用,组织教学和训练。本文仅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插图教学为案例,权且作些抛砖引玉的介绍。
【案例描述】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文研读与赏析部分,学生通过相关语句的查找与其他学生的补充,找到了文中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人的外貌、语言及行动描写的句子,教师也分析了他们四个名作家主要的性格特征后,请学生对照书本的插图,分别把四个名作家对号入座,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因图上有五个人物,我分别把坐着的三个人从远到近标号为ABC(挂画像下面的人为A开始),站着的两人前一个靠近画像、握着双手的为甲,后一个分开双手、做着夸张动作的是乙,分别板书:ABC、甲乙。
我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后,再请代表在全班发言。显然,学生对这个考验他们智力和观察力的机会非常感兴趣,何况书上只写了四个人,而图上有五个,从五个人中选出正确的四个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另外,最后一个没写的人到底是谁,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三分钟左右的小组讨论非常激烈,意犹未尽,而且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我又适当延长了二分钟。然后,就让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甲说:我认为A是左拉,因为文中说他“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只有他在图中看上去是戴着眼镜的;另外文中指出他“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就像插图画的一样;B是都德,因为他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