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30字。黄州快哉亭记
上外嘉定实验高级中学 高霞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归纳本文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2、学习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之中的章法布局。
3、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说明:本文主旨是作者对“快哉亭”的建造者张梦得被贬之后能“不以谪为患”,反而造亭观景,放任于山水之间的乐观处世态度的赞赏与肯定,同时也借此劝慰自己和手足情深的兄长苏轼。但它的行文构思非常独特:紧扣“快哉”两字,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之中,显示了苏辙散文的风格。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紧扣“快哉”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感悟景中之情。
二、方法与过程
1、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进行组间互难或将讨论成果展示于黑板,集体评价,达到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目标。
2、采用“感悟阅读教学法”,依循“读——疑——思——悟——品”程序组织教学,让学生掌握文言散文的学习方法,体验阅读的快乐。
说明:(1)、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要有效利用学生已有文言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这一资源,发挥小组互动、合作探究的作用,让学生对文本阅读、质疑、思考、赏鉴。
(2)、理解作者由被贬而寓情于自然风光,进而得出只有“自得”才能“快哉”的人生体验,单着力于作品是有限的,必须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感悟”,才能产生积极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张梦得贬谪后,随遇而安的心境及作者慰人勉己的用心。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自信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点: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之中的章法布局。
教学难点: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查阅有关作者苏辙兄弟的相关资料及文章写作背景。
2、将全文三段内容分别分给各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成员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初步整理归纳出本段中的重要字词句。
教学过程 诗歌有诗眼,好的文章有文眼,请说说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学生找出文中含有“快”的句子.学生思考、回答:“快哉”
当你在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你一般如何处置?(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种种处理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