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制作精美,有教案及朗读。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人。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    见往事:知道    以为:认为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一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一就学+议论一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⑧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