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40个字。
兴东中学八年级(上)语文学科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型:讲读授课时间:×月×日
执笔人:王娜审核人:语文教研组检查人:教学领导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学法指导:
先利用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再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然后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拂乱()
拂士()空乏()百里奚()管夷吾()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畎亩
(2)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版筑
(3)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
(4) 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士
(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也,
(6) 人恒过:恒过
(7) 然后能改:然后
(8) 征于色:
(9) 发于声: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法家
(1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3、指出下列词语的特殊含义。
(1) 必先苦其心志:苦,
(2) 劳其筋骨:劳,
(3) 饿其体肤:饿,
(4) 空乏其身:空乏,
(5) 行拂乱其所为:乱,
(6) 所以动心忍性:,动,,忍
4.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
(3)入则无法家佛士
5.辨析下列虚词的含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2)以:以天下之所顺()所以动心忍性()
(3)之: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查找资料,请把你所收集到的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情况写在下面。
5 在预习了文章之后,你还有哪些疑惑吗?请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孟子“其人”及<<孟子>>其书的资料,交流预习中的问题,学习小组解决。
【读文正音】
1、教师范读课文,语速较慢些,突出停顿。
2、学生以齐读、分组读、单独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正音、把握停顿。
【读文分析】
(一)分析课文第一段
1、请一学生示范朗读第一段,并请其他学生结合书下注解翻译这一段。
2、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故事吗,大家互相交流。
(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