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诘问,无言的控诉
——感悟祥林嫂手中的那支破竹竿
【225126】江苏省邗江中学 胡双全
近日读《祝福》,又注意起祥林嫂手中的那支破竹竿来。
鲁迅的《祝福》中,写到“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时,“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鲁迅为什么要给祥林嫂一支竹竿,而且是“开了裂”的竹竿?
是作者不经意的安排,还是作者精心的选择?仅仅是凭此说明祥林嫂已经沦为乞丐,还是别有一番深意在?
当然,已经走到人生尽头的祥林嫂,手中有这么一支“开了裂”的竹竿,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何况她竹篮里的碗也是“破”的,这与她此时的乞丐身份真是再相合不过了。然而,她就不能拄一支没有开裂的竹竿么?她有了一支没有开裂的竹竿,就不能说明她的乞丐身份么?如果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说,作者给祥林嫂一支“开了裂”的竹竿,就不是一种随意的安排,而是一种精心的选择。这支“开了裂”的竹竿中,有许多无言的声音,有许多无言的情感。
你听,祥林嫂向我们走来了,那开裂的竹竿,落地时嘶哑的沙沙声,那分明是奄奄一息的祥林嫂在向天地发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真的有魂灵吗?这世间真的有地狱吗?死了的一家人还能够见面?……这些疑问,这些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祥林嫂的问题,分明就是通过这一支“开了裂”的竹竿“说”出来的。那竹竿的下端“开了裂”,不正像祥林嫂那张开的干裂的嘴唇吗?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