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90字。
《出师表》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奏议的一种,作者 诸葛亮 字孔明 号卧龙 三国时期蜀国 政治家.军事家.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二、字词解释
1. 崩殂: 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 死亡 2 秋: 时
3 . 殊遇,优待.厚遇 4. 光:发扬光大 5. 开张圣听: 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6. 恢弘: 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7. 引喻: 称引譬喻 8. 义: 适宜.恰当 9. 宫中: 皇宫中 10. 府中: 朝廷中 11. 臧否: 善恶 12. .陟: 奖惩 13. 刑: 罚 14. 昭: 表明彰显 15 理: 治 16. 简拔: 选拔 17. 遗: 给予 18. 咨: 询问 19 裨: 弥补 20 性行淑均: 淑: 善 均: 平 21 猥: 辱 22 驱驰: 奔走效劳 23. 倾覆: 兵败 24 .尔来: 那时以来 25 .夙: 早晚 26 不毛:不长草的地方27.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 刀刃不锋利28.攘除: 排除.铲除 29. 损: 除去 30 益: 兴办.增加 31. 慢: 怠慢.疏忽 32.彰: 表明.显扬 33 .咎: 过失 34. 诹: 询问 35. 雅言:正言
36.效: 实现 37. 临: 面对 38. 诚: 确实
三、 用原文语句回答:
1. 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 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力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 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4. 形成有力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6. 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8. 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 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13. 严明赏罚的目的是: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4. 推荐”郭攸之”等人的原因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15. 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恶以咨之,然后施行
16. 任用这些贤臣带来的好处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7. 推荐将军向宠的原因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8. 如何具体举用向宠: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9. 任何向宠带来的良好局面好处是: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0. 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
《隆中对》练习题
一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 · 》,作者 ,字 (音 ),是 朝人, 家,所著本书共 卷,记载三国时期 、 、 三国的历史。对,是 的意思。
二、翻译句子
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字
⑴亮躬耕陇庙 躬:
⑵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⑷隆中对 对:
⑸非惟天时 非惟:
⑹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
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存恤: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好为《梁父吟》 为:
②谓为信然 为:
③以弱为强者 为:
④贤能为之用 为: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