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标:<br>
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br>
2、  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及《孟子》的写作特色。<br>
3、  能够对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进行评价,得出自己的结论。<br>
教学重点:<br>
    同上1<br>
教学难点<br>
    同上2、3<br>
教学过程:<br>
第一课时<br>
一、导入新课<br>
    ——让A小组学生代表到讲台上来介绍孟子及其〈〈孟子〉〉,要求:<br>
1、  时间为五分钟。<br>
2、  最好用电脑或投影仪。<br>
3、  仪表大方,语言流畅。<br>
    ——教师总评全文:<br>
    这是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作为《孟子》中的名篇,不足五百字,却了慑人的气势和雄辩的说理阐明了治国之道,也就是仁政治国的思想。<br>
二、检查预习。<br>
1、  全班默写。<br>
2、  一学生朗读第一段。<br>
(前边要读出自诩的语气,后面要读出疑问的语气)<br>
3、  全班学生朗读全文其它部分。<br>
(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br>
4、  教师正音(屏幕显示):<br>
曳兵、数罟不入洿池、胜用、鸡豚狗彘、涂有饿莩、庠序、孝悌、黎民、颁白者、赈济百姓<br>
三、第一自然段。<br>
1、  学生“教师”到讲台上来讲解这一段。要求:对重点字词要强调解释;对全段要进行翻译;对该段要进行分析。<br>
2、  其他同学向该同学质疑。该生作答。<br>
3、  教师点评强调。<br>
重点知识点:<br>
1、  尽心焉耳矣——句尾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重点总是强调最后一个。如“吾罪也乎哉!”<br>
2、  河东——山西境地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地图)<br>
3、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