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河柔波里荡漾的诗歌情怀
江苏省丹阳市高级中学语文组 王晓梅
联系电话:13151681855 0511656010
提要: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的精灵,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飞扬出非同一般的成熟韵质和空灵曼妙之情。本从将从徐志摩的达观人生态度和物化思维两个方面,分析其诗歌创作情怀。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情怀 达观的人生态度 物化思维
徐志摩自从登上现代诗坛的那一天起,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成熟韵质,他的空灵曼妙,浓艳轻柔使其远远浮出时代的水面。如果说起新诗,不可能不提及他的名字,有人可能不知道他的恋爱和生平,但大都知道《再别康桥》中淡若云霓、柔若晓风的诗句,他没有刻意追赶时代的任何潮流,但永远在杂乱如云的文坛保持着独特的风格。他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有人说他的人与诗都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诗总是在不拘一格的不断试验与创造中追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以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为中国新诗史留下独特的贡献。
(一) 达观的人生态度
《猛虎集》中的《再别康桥》,是与徐志摩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名篇。很多人都能背诵其中的段落。“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一首别具风格的离别佳作。中国历代文人大都有离愁别绪之作,离别在许多人的笔下和心里,无不与伤、痛、哀、怨联系在一起。然而徐志摩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所诉说的离别弥漫着别样的轻盈、温柔、明快的格调,而这一点正是徐志摩达观人生态度的体现。
《再别康桥》中他写道: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把岸边的垂柳比作动人的新娘,而自己情愿作一条随波摇曳的水草,这又是何等至情至性的痴语。然而离别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无尽的眷恋与必然的离别中,徐志摩表现出少有的豁达,可以说是大恸无泣,情到深处反无言。
徐志摩的离别是无泪的,也是无伤的,这种淡淡的愁绪只是在挥手间划了一条无迹的孤线。“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既然已经把至情留给了所爱,那么便让这离别之情化为清风明月来作伴,而把所有的感情珍藏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