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6张,为公开课课件,设计巧妙,教学重点突出,拓展部分以诗题画,课后评价好。附有教学设计。
约2750字。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教学设计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高二备课组 黄会
教 材 内 容 分 析
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重点篇目,但其篇幅短小,字词句疑难相对较少,故不把字词掌握当作教学重点。根据本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着重在诵读的基础上,从其写景特点进行分析鉴赏,既可给学生以新鲜之感,又可培养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和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②培养诵读的能力。
③鉴赏文章中的人情美、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绘画,创设情景让小组成员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地鉴赏文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学会聆听和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中的人情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
教学难点 鉴赏文中的写景特点。
教 学 过 程
课 前 准 备
布置预习: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对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完成导学资料的练习,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预习习惯,鼓励学生自主置疑和鉴赏。
导入:
书信:千古温情寄尺素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 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 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古乐府)
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 ——古诗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书信作为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是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文体之一。他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媒介。它那信笔书写、情真意切、长短随意、舒卷自如的文体特征,还具有一种独抒性灵的美。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书信体的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题解:“山中”是什么山?王维为何在山中?裴迪是什么人?谁写给谁的书?学生看注释,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维后半生,无心仕进,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宫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
2、学生听录音齐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断句,体会感情,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