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20个字。
文言诗文复习杂谈
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研读课标要求
    总目标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学段目标(7—9年级)
1.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在复习方案制定之前,我们非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研读研读不可。我们在很多时候总以为《语文课程标准》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与我们一线教师关系不大,甚至无关,我们只在乎考点设置、试卷结构、分数分配等实质性的问题。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就是语文教师教学必须遵守的“法令”,是语文考试和命题必须遵守的“法令”。我们可以这样说,读懂了《语文课程标准》,其余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分析常见考点
以诗词鉴赏为例:
分析这几年来的诗歌鉴赏试题,我们发现,以下是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领悟情感
诗词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如江西考杜甫的《旅夜书怀》,设题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结合试题后面的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而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以及平时对杜甫“一生多难”的身世的了解,再加上诗中“独”、“老”、“病”、“沙鸥”等意象,得出“全诗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