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课题汇报材料,内容丰富,对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性,约7170字。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题汇报材料
虎林市逸夫中学 王本霞
我叫王本霞,中学一级教师。我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被确定为鸡西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本课题自2005年9月开始筹备,于2006年3月申请成功并投入课题研究,该课题由本人进行研究实验,将于2009年7月结题。目前处于全面实施阶段。下面就课题的实验情况作以汇报: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直以来,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存在一个理解的误区,就是语文不用下功夫也能学会。因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在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解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解决这一顽疾的方法: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情感诱因,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兴趣、习惯、审美观、个性心理品质等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发展。以形成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为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神奇的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广阔的语文世界。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审美趣味 ,获得美感体验 。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逐步感受语文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正确的欣赏方式和初步的欣赏能力,受到优秀作品感染和熏陶。
2、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 开阔学生视野 。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3、提高审美品位 。
在保证审美的积极健康的方向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尽快活跃起来。感受阅读材料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优劣、情感的健康与否,具有鉴别的本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艺术修养。
4、通过研究,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开发学生智慧,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研究内容:
1、挖掘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倾注的丰富、饱满的激情,欣赏文质兼美的作品所渗透出的强烈的情感因子,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情感教育达到兴趣、习惯、性格、审美观、心理品质等人文因素的养成。
2、深入教材,以饱满的情感对文字信息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借助想象和联想的手段,吸引学生步入佳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情感的带动下,激发学生灵性,提高了阅读兴趣、审美能力,净化学生心灵。
四、课题实施情况:
课题研究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 他们既易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美的准确理解。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以“怪”,“异”为美,以“赶时髦”为荣。这可以说就是受错误的审美观念毒害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清除这些不良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