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8630字。 宿松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高一备课组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
A.寥廓(kuò) 跫音(qióng) 嗟悼 (dào) 横槊赋诗(shuò)
B.溯流(sù) 创伤(chuāng) 谥号 (shì) 长歌当哭(dàng)
C.莅校(lì) 修禊(qì) 朝雊 (gòu) 独辟蹊径(xī)
D.屏息(bǐng) 舔舐 (shì) 桀骜 (aò) 弱不禁风(j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和蔼 休憩 诧异 殒身不恤
B.气概 竣工 踌躇 殚精竭虑
C.苍桑 悲怆 逡巡 绿草如荫
D.斐然 吉祥 追溯 蜚声中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
(1).其中的______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我们这些人哪能说三道四,乱说一通呢?
(2).书中阐述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______,反映了作者浮躁的心态.
(3).(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 (4).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工商企业在工商联手_____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A.委曲 紊乱 自负 开拓 B.委曲 凌乱 自负 开辟
C.委屈 凌乱 自满 开辟 D.委屈 紊乱 自满 开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B.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要出错.
C.有一种人生如同酒宴,通常是杯盘狼藉地开头,然后有一个热闹的过程,最后清冷地结束,谁来收拾残局?
D.他对自己的主题分析已经入木三分,有振聋发聩的感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左右,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这次再版,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D.今天来出席此此会议的有十多所学校的领导.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魔戒》这部电影我可没看,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C.人言可畏吗?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D.上课铃已经响了,可教室里还空着五、六个座位。
二.(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内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