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70字。
《灯下漫笔》同步练习
A卷 课前预习
1.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 ( )
A. 茅盾 B. 鲁迅
C. 巴金 D. 郭沫若
2. 《灯下漫笔》选自 ( )
A. 《热风》 B. 《华盖集》
C. 《坟》 D. 《伪自由书》
3. 在《灯下漫笔》一文中,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 ( )
A. 袁世凯的倒台 B. 鲁迅经济的拮据
C. 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论述 D. 银行即将倒闭
4. 《灯下漫笔》中的“厨房”是比喻 ( )
A. 黑暗的旧中国 B. 中国的精神文明
C. 旧中国的统治机构 D. 中国的物质文明
5. 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这里的“小玩艺”指的是( )
A. 《钦定二十四史》 B. 《鉴略》
C. 民不及牛马和等于牛马的地位 D. 新近编纂的“历史教科书”
6. 《灯下漫笔》所提出的“第三样时代”指的是 ( )
A. 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B.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D. 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
7.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这里的“先儒”指的是 (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颜渊
B卷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纷乘(chéng) 勒令(lè) 数见不鲜(shù)
B.嗜好(shì) 偕同(jiē ) 万姓胪欢(lú)
C.累赘(léi) 编纂(zhuǎn) 钦差大臣(qīn)
D.兑现(duì) 国粹(cuì) 红砖墁地(m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执迷不悟 提炼 羡幕 皇恩浩荡
B.蒸蒸日上 恭颂 颁部 莫名其妙
C.降格以求 胪欢 磕头 铺张扬厉
D.纷乱至极 发详 任凭 心悦诚服
3.对下列加粗体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厘定(整理) 滥杀无辜(过度) 数见不鲜(屡次)
B.颁布(发布) 万姓胪欢(欢欣鼓舞) 太平盛世(兴盛的时代)
C.钦定(亲自) 莫名其妙(说明) 降格以求(规格)
D.妇孺(小孩子) 纷乱至极(达到) 执迷不悟(坚持)
4.选出填在下列句子中字形完成正确的一组词 ( )
①后来又 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
②“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 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
③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 一乱”。
④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 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A.胀 纂 制 捷 B.涨 纂 治 捷
C.长 纂 制 接 D.涨 纂 治 接
5.下面文段中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 ( )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当人,□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A.不但 还 则 因为 B.虽然 但 则 因为
C.不但 还 但 只是 D.虽然 但 还 只是
6.下列观点的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本文直写事实,以小见大,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小事带出了“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深刻的话题。
B.在专制暴政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