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30个字。河大版九上。
高瞻远瞩指迷津,胸怀天下绘蓝图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温梅开
【课文概述】
《隆中对》选自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全文紧紧围绕着诸葛亮隆中对策这个中心,条理清晰地结构文章,塑造了一个洞察实际、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的形象。
【亮点扫描】
亮点之一: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文章先介绍诸葛亮的身世、抱负、才能,接着写刘备求贤、徐庶推荐,然后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答,最后写刘、张的不满。整体上是按照“隆中对”前、“隆中对”时、“隆中对”后,层次极为清晰结构严谨。
其中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全文的中心。诸葛亮先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式,然后确定了刘备的“三步走”战略方针。沿着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由近及远,层层递进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样写来,既精辟地论述了当前形势,又推断了将来的发展趋势,思路十分清晰。
亮点之二:塑造人物,丰满形象。
作者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完成的。正面描写如:开头“身长八尺”是对诸葛亮的外貌描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答是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诸葛亮这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形象。侧面描写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诸葛亮和管仲、乐毅一样胸怀大志,决非庸人一流。接着写徐庶的盛赞及向刘备推荐他,更显见他的神采非凡。刘备“凡三往”求见诸葛亮,这就完全可以证明诸葛亮的才能。结尾处关张的不悦更是从侧面点染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照应,使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
亮点之三:语言概括,描写精练。
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基础锤炼】
1. 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梁父吟( ) 屯新野( ) 倾颓( ) 信大义( )
xié( )天子 猖jué( ) 存xù( ) 帝室之zhòu( )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谓为信然 (2)先主器之
(3)欲信大义 (4)挟天子以令诸侯
(5)民殷国富 (6)保其岩阻
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3)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5.典故“三顾茅庐”与本文哪些内容相一致,请你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