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5390字。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积累和运用(25分,附加分4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目光jiǒnɡ jiǒnɡ( ) 义愤填yīnɡ ( ) 力挽狂lán( )
炽( )痛 确凿( ) 深邃()
2. 用横线标出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来势汹汹 抑扬顿错 害人听闻妙趣横生
从容不迫 锋芒必露 慷慨淋漓契而不舍
( )
3. 成语中有很多是以“人”字为首字的,例如:人声鼎沸、人心涣散、人言可畏等,请再写出4个。(2分)
4.以下是毕淑敏在散文《孝心无价》中的一段文字,请你仿照句式,补充两句。(4分)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也许是,也许是
……
5.背诵默写。(9分+附加4分)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2) ,云从窗里出。
(3)独坐幽篁里, 。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争环境艰苦的诗句是 , 。
(5)根据要求默写你所积累的古诗句。多写一句另加2分。
A.表现思乡怀亲之情的古诗句: , 。
附加: , 。
B.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 。
附加: , 。
6.请你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童年》的收获,可点评人物形象特征,可赏析精彩的语句,也可谈谈自己阅读的感受、启示。(5分)
阅读(35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4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用“/”标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余 闻 之 也 久 (2)得 为 众 人 而 已 耶
8.解释加点字词。(4分)
(1)不能称前时之闻( ) (2)仲永之通悟( )
(3)卒之为众人 ( ) (4)固众人 ( )
9.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贤于材人远矣 不能称前时之闻
A B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之通悟
得为众人而已耶 父异焉
C D
孤岂卿治经为博士邪? 复到舅家问焉
10.《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篇课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两文论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请你具体说明它们的不同。(2分)
11.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 泯然众人矣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11分)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他问我:“你发现咱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没发现什么变化。他不甘心,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他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脸盆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脸盆和水管的英文名称。
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上面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它们的名称。每一张小纸条剪得大小都一样,都是手指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
他很得意地望着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