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个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比较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区别“讽谏”与“直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 
  (2)学会区别运用“暗示”与“直言”方法来说服别人。 
  (3)了解广开言路,勇于纳谏的对修明内政,稳定国家政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过文段比较,语言辨微发现其情感态度上的不同,区别“讽”“直”。 
  (2)设计两道语言运用题,让学生将曲直手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3)通过历史史实让学生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从而学会听取别人善意的规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讽直进谏的艺术风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在中国历史上,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与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齐相邹忌,与蜀相诸葛亮,今天将来一个穿越时空的会面,历史上的这些名臣谋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他的言论闪射着智慧的光芒。首先我们从文言翻译入手,回顾两文,比较不同的语言现象。 
  二、教学过程: 
  1、文言文中的句式在今天看来有些特别,主要有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这三种形式,翻译时应加以注意。 
  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倒装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由于时代的不同,同样字有着不同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那些细微差别尤其值得分辨。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闻:燕、赵、韩、魏闻之(听说) 
  不求闻达于诸候(扬名) 
  徐公何能及君也(能够) 
  能:先帝称之曰:能(能干)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以光先帝遗德(来,表目的) 
  以塞忠谏之路(以致,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