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6230字。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训练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
1.概据拼音写汉字。(8分)
jiǒng( )异 huò( )亮 吞shì( ) 步lǚ( )
粗guǎng( ) gèng( )古 qiè( )意 zā( )道
答案:迥 豁 噬 履 犷 亘 惬 匝
2.下面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4分) ( )
A.亘古(远古) 启动(开始) 岖心沥血(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
B.宛如(仿佛) 白练(白绢) 喜形于色(形状、形貌)
C.视野(野外) 凯旋(返回、归来) 含辛茹苦(吃)
D.彻夜(通) 获悉(知道) 众目睽睽(形容注视)
答案:D
3.下列新闻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它也要具备新闻的一般特征,即:及时性、真实性、用事实说话。
B.从细致描写这个角度看,通讯是记叙文,也是散文。
C.通讯的表达方式多样,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都可运用,而消息一般以叙述为主。
D.通讯的文艺性很强,一般是作家写,消息一般是新闻记者写。
答案:D
4.根据课文填空。(6分)
(1)____________,金石能开。
(2)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3)多谢浣纱人未折,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5)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精诚所至 (2)荷叶罗裙一色裁 (3)雨中留得盖鸳鸯 (4)惟有绿荷红菡苗 (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今年以来,朝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
D.《文明办网倡议书》为我国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园地奉上了一枝鲜花,增添了一叶新绿。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 ( )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答案:D
7.给下列这则新闻选一个恰当的标题。(4分)( )
据新华社电 日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区间出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几十米。因此“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
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时1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8时40分,其间,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号丁坝段,先后掀起高约1米、长约9米左右的两块大的掀起物。
A.“揭河底”出现了 B.黄河上山现“揭河底”现象
C.黄河底淤积物被水流卷起 D.黄河出现奇观“揭河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标题作用的理解能力及语言概括能力。新闻的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是对新闻内容鲜明而精炼的概括,是新闻的“眼睛”,是人们首先接触到的部分。它的作用有:一是揭示新闻的内容,传递新闻内容中的主要信息;二是可以引导人们理解新闻的主题;三有吸引人们阅读新闻的作用(还有美化版面的作用)。因此,概括提炼新闻的标题一定要符合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的要求。即标题所含信息要准确无误,表现出的态度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