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80字。高中第五册诗歌单元学习资料
蜀道难 李白
【原文】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742),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②〔噫吁戏 (yīxūxī)〕惊叹声。
③〔蚕丛及鱼凫(fú)〕蚕丛、鱼凫,皆远古蜀王名。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民椎髻(máng,语言杂乱)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④〔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⑤〔尔来〕从那时以来。尔,那,指开国之初。
⑥〔秦塞〕秦地。秦中自古称为四塞之国。塞,山川险要的地方。
⑦〔西当太白有鸟道〕意思是,(长安)西面有太白山挡住了入蜀之路,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太白,山名,在今陕西眉县东南。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唯有鸟儿能飞行,人迹所不能至。
⑧〔可以横绝峨眉巅〕能够飞越峨眉山的顶峰。横绝,横着飞过去。峨眉,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金顶是它的最高峰。
⑨〔地崩山摧壮士死〕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在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拉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
10〔天梯石栈〕天梯,指高险的山路。石栈,俗称“栈道”,在山崖上凿石架木而建成的通道。
1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绕道而行的高峻的山峰。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子由羲和驾驭六条龙拉着,每天在空中行驶。回,迂回、绕道。高标,指可以作一方标志的最高峰。一说,山名,又名“高望山”。
1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逆折,回旋、倒流。
13〔黄鹤〕黄鹄,健飞的大鸟。鹤,通“鹄”。
14〔猱(náo)〕猿的一种,善攀援。
15〔青泥〕岭名,在今陕西略阳县境内。
16〔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17〔萦岩峦〕绕着山崖转。
①〔扪(mén)参(shēn)历井〕意思是,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参、井,皆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是参宿的分野,蜀是井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扪,摸。
②〔仰胁息〕仰头望天,屏住呼吸。胁息,鼻不敢出气,唯有两胁暗暗地运动,用以换气。
③〔问君西游何时还〕你此番入蜀,什么时候回来呢?君,指入蜀的友人。西游,指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