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6张。教案及预习作业。教学设计合理,有思维深度。教案约2930个字。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潘军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作者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读者对他的评价是,用散文笔调来书写哲学思考,
用哲学思考来贯穿文学写作。
二、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
1、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两个“子问题”:
①这一观点在文中有怎样更详尽的表述?
(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肉身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明确: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肉身的必要”,退一步说理,以退为进,使说理辩证,又因其辩证而更具有说服力。)
②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提出这个观点的?
(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关注内心世界。
2、你最欣赏的事例是什么,用一两句话简述理由。
为了论述这个观点,作者选取了几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对论点进行论证。请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事例,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五个事例标签,并排序。)
三、细部研读
1、阿基米得与第欧根尼都是古希腊的,是否重复?
阿基米得:
这是请求,也是怒喝,是痛惜,也是蔑视,更是对科学疯狂的痴迷与令人惊异的执着,可参考他的另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翘起”
第欧根尼:
靠乞讨为生的穷哲学家,寄身在一只木桶里,被市民称作狗。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亚历山大巡游某地,遇见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依然躺着,也自报家门:“我是老狗第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