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7张,教案约1750字。
29. 湖心亭看雪
新一中 严旭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情感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吟诵关于西湖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风情万种,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张岱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在书上注释中作记号。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四、品读文本
(一)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
(二)解意“痴”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痴”在中国艺术中,常被用来指创作中最动人,最不可解,执着而又专注,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境界。
小组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穿插是、更、焉等词教学)
设问:“独”意味着一个人,但他并非一人,有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