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个字。
《敬畏自然》教案
德源中学牟冬梅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展开充分的讨论,使学生能放眼世界,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②、理解人“敬畏自然”的原因。
③、课文蕴涵比较丰富,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④、本文题材特点,了解对比、反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②、自主学习法、快乐学习法、对比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踊跃举手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展开充分的讨论。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把握课文蕴涵丰富、深刻的意义。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方法
1、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2、 启发引导组织归纳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思想:这是一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议论较盛,涉笔宏大,文句流畅,能引导学生对天地自然产生玄思。这是这个文本的特点,也是8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文本所要面临的挑战。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文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就是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所以,我用多媒体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导入,在整体感知和自主探究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与再认识,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并促使他们能够正确支配自己的行动与实践。采用了“实话实说”合作、探究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语言与思辩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体验和反思中,用口号和标语的形式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在布置作业中,学生能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约3分钟)
观看科教电影《宇宙与人》片段。大自然是美丽的,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