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AB两卷,约9930字。
第四单元•单元练习
A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踱(dú) 附和(hé) 俯瞰(kàn) 不屑置辩(xiè)
B.绾(wǎn) 绽出(zhàn) 斋公(zhāi) 五彩斑斓(lán)
C.腆(tiǎn) 解元(jiě) 阔绰(chuò) 争奇斗妍(yán)
D.碟(dié) 作揖(jī) 侍候(shì) 前倨后恭(gō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让我们共同渡过难关”,这是时下流行杭城的一句话。
B.面对非典患者,我们该如何帮助安慰?专家提出六字原则:理解、宽容、支持。
C.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小伙计。
D.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3.对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布置格式)
B.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
C.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态度)
D.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前年)
4.对下列句子描写手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1)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2)孔乙己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3)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4)他脸上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A.①心理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B.①神态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肖像描写
C.①心理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神态描写
D.①神态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5.下列说法中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 )
A.好友邀请你去他家,你说:“好吧,明天我一定准时光临!”
B.石化公司代充液化气的工人,将气瓶送给客户说:“运气上门!”
C.小刘对刚作完非典防治报告的教授说:“你的报告对我有一定的帮助,我们有信心防治非典。”
D.同学夸你作文水平高。你很高兴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嘛!”
6.填空。(10分)
(1)《变色龙》一文作者是________国________(人名),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戏剧《________》等。
(2)《窗》一文作者是________(国名)的作家________(人名)。文章运用________手法,表现了________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________道德力量。
7.怎样理解《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一)
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晴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B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呓语(yì) 坎肩(kǎn) 恐吓(hè) 充塞(sè)
B.聒噪(guō) 斑斓(nán) 醋栗(lì) 捋起(luō)
C.阔绰(chuò) 羼水(chàn) 一泓(hóng) 臊子(sào)
D.相公(xiàng) 蜥蜴(xī) 蘸水(zhàn) 较量(jiào)
2.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本原因是(2分)
( )
A.孔乙己好喝懒做,偷窃成性,又不会营生。
B.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对孔乙己的迫害与毒害。
C.周围的人麻木不仁,不但不同情、不帮助孔乙己,反而把他当作取笑的玩物。
D.靠科举制度爬上去的丁举人为人凶残,打折了孔乙己的腿,使他无法生活下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
B.通过对《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文章的学习,使我们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C.病房的护士在给他扎针输液的同时,还承担了他的一日生活,为他洗脸、倒水、送饭……
D.防治非典,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切忌不能关闭门窗。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早晚要收拾你!’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句中“裹紧”的动作是为了掩饰自己反复“变色”却又不无难堪的感觉。
B.“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这句语言描写极其精彩地描写了胡屠户无耻的恭维,一个“靠”字,道破天机。
C.《孔乙己》中“我”是孔乙己悲剧遭遇的见证人,作者通过自己的回忆,再现了孔乙己的遭遇,激起人们对孔乙己的同情。
D.本单元的四篇小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告诉我们,古今中外都有自私的人。
5.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犯罪分子落网后,襟怀坦白,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能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为了搞好班级纪律,新到任的班主任认真调查,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真可谓处心积虑。
D.何老师对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进行了分类指导,很受学生欢迎。
6.填空。(9分)
《孔乙己》一文中“________”字贯穿全文的始终,不仅突出了主人公孔乙己被人当成________的特点,更说明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________。《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在大家的怂恿之下,硬着头皮,“凶神似的”打了范进一个嘴巴,众人和邻居见了“忍不住笑”,其中饱含着________,从中可见胡屠户________________的嘴脸。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分别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