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50字。
  《相信未来》教案
  江苏宝应曹甸高级中学朱步红邮编225803
  教材出处: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板棵块“吟诵青春”第二篇课文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新课程三维度目标也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到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谐教育便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组织各种教育要素。这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生成。而个性成熟的核心标志是自信。欧美12国关于“哪些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民意调查也表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各项指标中支持率最高,高出对知识技能的支持。《相信未来》写于一个疯狂的动乱年代,一个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令人绝望的年代,然而作者却顽强地相信未来“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就能够达成体验青春、完善自我人格的专题目标,更是语文教师的无量功德。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涵。
  2、朗诵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3、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领略了伟人毛泽东胸中生机勃勃的秋色,体验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充满自信的壮志豪情;又感受了诗人郭小川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激情;作为新世纪青年,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该如何充满自信,永葆青春呢?让我们学习朦胧诗人食指写于十年动乱中的代表作《相信未来》,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二、感知诵读体验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