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小题,约7290字。
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质量检测题
题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分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部分注音。(3分)
三省吾身( ) 蹴而与之( ) 庖 丁( )
骈 死( ) 风乎舞雩( ) 一箪食(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2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通 )
B.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通 )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
D.才美不外见( 通 )
3.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成人之恶(坏的,不好的)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以) D.漫卷诗书喜欲狂(随便)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成人之美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吾与点也 蹴而与之
D.故不为苟得也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5.下列诗文语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日/放歌/须纵酒 B.试问/卷/帘人
C.应是/绿肥/红廋 D.万钟/于我/何加焉
6.诗歌默写。(4分)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想象着与家人一块回乡的句子是: , 。
(2)《滁州西涧》中最富有盛名的两句话是:
, 。
(3)《约客》中将作者等客不至的心境刻画地生动形象的句子是:
, 。
(4)《如梦令》中,在两句话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借代、设问、反复五种修辞的句子是:
, 。
7.阅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回答问题。(5分)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对这首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词人站在造口怀古,一开头就提到“郁孤台”,极表怀恋旧日京师以及中原之意。
B.“西北望长安”中的“望”字,深刻地表达了词人急切盼望北定中原的思想感情。
C.“青山遮不住”是说这里的山都不太高,挡不住我北望长安的视线。
D.“正愁余”是“余正愁”的倒文,意思是我站在江畔,正为国家前途发愁。
(2)词中表达诗人怎样的心迹?结合具体的诗句来说一说。(2分)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蕴含词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第8—15题。(13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的句子。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