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90字。
  名著,想要爱你并不容易
  ——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遂昌县大柘中学   叶锦雄
  【内容提要】:当前农村初中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升学的压力使学生和家长都认为阅读名著会影响学业成绩,阅历和时空的限制使学生对名著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兴趣的支配和农村学校家庭自身的条件限制使学生远离名著。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然后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并做好督促工作,保证名著阅读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名著阅读  压力  了解  条件   兴趣  指导  检查  平台
  散文大家刘白羽曾说 “名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的确,名著它是经过了时间沉淀的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它体现了深邃的人类睿智,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底蕴。阅读名著如同与名人对话,与大师交心,与圣哲论道; 它可以健全我们的人格,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见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当我们坐在书桌旁,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之间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与“你”、“我”、“他”达到心灵的契合,从中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我们会发现,自己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然而,当前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曾对本校学生的阅读状况作了调查:从图书室学生借书的记录了解到,全校近600名学生,有借书记录的只有258人次。从学生所借的书的类别看,小说类、杂志类占48%,作文选类占40%,其它占12%,借名著的学生相对较少。笔者又对所任教的九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了调查,看完中国四大名著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8%,看过鲁迅等大文学家作品的学生占10%,而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学生仅占7%。文学名著倍受冷落,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七—九年级)规定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要求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啊!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升学的压力
  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任务依然繁重。升学的压力,迫使学生沉溺于茫茫题海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名著阅读。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从清晨六点起床到晚上九点就寝,除去吃饭,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此外进重点高中,读大学,跳出“农门”几乎成了农村学生读书的主要目标。在他们看来阅读小说、杂志等课外书籍,那是“不务正业”,学习中“唯书本而书本”,“唯成绩而定论”导致了主观上自己不主动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为了考一所好学校,许多学生宁愿花更多时间在教材尤其是数学科学等这些短效科目上,将课外阅读抛之脑后,因为他们要的是成绩。
  2、缺乏了解认识
  大凡称得上经典的中外文学名著,多出自某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非常成熟的“大家”之手,这些名著主要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代表的是那个作家的思想观念。由于受时代的间隔、阅历的限制,学生会对名著缺乏认识和了解。他们喜欢看《格林童话》、《爱的教育》这样的名著,不喜欢太沉重、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名著。曾有一个学生对作家赵丽宏说:“你们那代人读的名著,我们现在不需要。”赵丽宏认为,这是这个孩子在对名著不了解的情况下说出的话。许多名著由于包含的信息量极大、篇幅太长、内容太难,确实很难读懂,会让小读者将阅读名著当作一件苦差使。冰心也曾说,她少年时读《红楼梦》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她厌烦。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