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备课参考
编写意图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命题作文时,如果题目能触动学生的感情,或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写出一大批好作文,即使平时作文写不通的学生,也会写出比较通顺的作文;反之,如果学生对题目不感兴趣,像挤牙膏一样硬写,即使平时作文不错的学生,也会写得磕磕绊绊。这就说明,指导作文,不能光指导写法,更要指导内容。本单元是全套书的第一单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有一位教育家说:所谓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为了强调培养良好写作习惯,从本单元起,每册的第一单元,安排了一个有关写作习惯的练习。这个练习,只起一个引导作用,习惯必须坚持才能养成,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也要提醒学生坚持。
教学建议
一、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作文有哪几篇是成功的,在写这些作文时是不是动了感情。由此引入这一次的话题。
二、给学生一个写前准备的过程。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然后进行交流,谈谈选择的理由,以便互相启发。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交流提出参考性意见,指出注意事项和容易犯的毛病,做好预防工作。
三、后面的“有关资料”包含两部分:“作家谈有感而发”主要供教师参考,不必都教给学生。“有关作品”,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范例,可用适当形式介绍给学生课下参考。《父亲》,课本只引了一部分,这里是全文。
四、建议教师写“下水文”,亲身体验写作的甘苦。教师有了写作体验,再去指导学生,就能对症下药了。教师不一定每个题目都写一篇,挑选一个来写就可以了。最好在讲评学生作文的时候亮出教师自己写的“下水文”,这会给学生很大的启发。教师写“下水文”,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章,教师也来写一篇。
有关资料
一、作家谈有感而发
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
──巴金《在四川省文学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
──歌德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靠逻辑思维,而是靠狂热的冲动来完成的。
──阿•托尔斯泰
你自己要先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贺拉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白居易《与元九书》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
──冰心《写作经验琐谈》
各人的情感有广狭、深浅、方向的不同,千差万别,难定程限,惟有反求诸己,以自己的满足为限度:抒写到某地步,自己觉得所有的情感倾吐出来了,这就是最适当的限度。
──叶圣陶《作文论》
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与倾吐,作家应该有一颗崇高的、火热的、敏锐的心。
──王蒙《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
二、有关作品
我的母亲(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