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680字。季延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吴晓东     审核人:蔡其仁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然而,澳大利亚气象学家戈登经过14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平时在自然界天气没有特殊变化的情况下,每周7天周期中,也有类似“四季”的变化:星期一气温开始上升,星期三上升到最暖和,星期四气温开始下降,星期日则是最冷的寒冬。戈登记录了人造卫星从1979年至1992年测得的平均温度变化,绘制出南北半球每周气温变化图表,并认为一周中的“四季”变化周期是人类自身活动量直接影响气温的结果。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出的热量,可以和从太阳得到的热量相比。比如,在欧洲和美国城市地区,人类活动发出的平均热量已经相当于从太阳得到的净辐射热量的10%一30%。住在市区的人会感觉气温比郊区高,纽约、柏林、南京、东京都比郊外气温高出1℃以上。
  人类活动造成的城郊温差,可以形成局部大气环流。由于城市中心的热空气上升,郊外较冷的空气便向市区补偿,形成“城市风”。城市风虽然较弱,但对城市空气的扩散和净化不利。城市内各种建筑物对气流的运动影响也很大,使得市区风速比空旷的郊区要小,另外,城市工业区因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凝结核,使得市区出现雾的频率比郊区和农村高,也使云和降水增多。雷暴、暴雨等也相应有所增加。尽管城区降水量高于郊区,但市区的相对湿度却比郊区低,这主要由于城市的地面多被厂房、住宅、公共设施和人造路面覆盖,又有良好的地下排水系统,使得蒸发量大大减少。
  1.对戈登一周中“四季”变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戈登说一周中“四季”变化只是比喻,说明气温是由低向高再降低的过程。                  B.戈登认为一周中的“四季”变化是规律,不因天气的变化而紊乱。                         C.戈登的结论并非出自臆想,而是研究人造卫星有关数据的结果。                          D.如果人类的自身活动受到节制,那么,一周中的“四季”变化也将受到影响。                   2.“城市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郊区的自然风流向市区,与市区内的人造风汇合,形成“城市风”。                           B.城市的大量高层建筑物阻碍了大气环流运动,形成“城市风”。                              C.城市中的大量热空气上升向郊外的冷空气流去,形成“城市风”。                             D.人类活动造成城郊温差,形成局部大气环流而产生“城市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人生的金字塔
  比萨塔斜了,可以成为世界级的景观,但如果人生的金字塔斜了,即便是其中的一角斜了,从旁观看,它所引起的担忧和同情一定远远大于美感,从当事人看,他所体验的倾斜的痛苦也必定大于审美的快感。 
  人生的金字塔有三个支点:一是自我的生理平衡,二是自我的心理平衡,三是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三个平衡中的任何一个平衡失去,都可能导致其它二个平衡的失去,使人生瘫痪。
  三大平衡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只要金字塔的这一角不塌,即使其它二个角都发生沉降,人生的斜塔也能得到扶正。所以,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是心理平衡能力。有的人不能经受环境的微微倾斜,上司的一次不轻不重的批评,足以让心理脆弱者去跳楼;而邓小平三起三落,从巅峰到谷底,巍然不倒是他挺拔的心理。
  一发财一升官就露小人之志,也是一种心理失衡。有的人本来份量不重,在低处尚能站在地上,一被抬到高处,就会失重,就会象风筝一样飘荡,一缕微风就能让他把持不住自己。我看过某些上不了台面的人,一上了主席台就激动得十分稳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