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10字,适用于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0课。
《新教材全程解读》第三十课 诗词五首
【梳理知识】
1. 字音辨析
迢迢(tiáo) 皎皎(jiǎo) 纤纤(xiān) 擢(zhuó) 簪(zān)
札札(zhá) 机杼(zhù) 盈盈(yíng) 脉脉(mò) 溅(jiàn)
狐裘(qiú) 锦衾(qīn) 瀚海(hàn) 阑干(lán) 惨淡(cǎn)
琵琶(pí pá) 羌笛(qiāng) 辕门(yuán) 风掣(chè) 抵(dǐ)
2. 通假字
见: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出现。
3. 特殊句式
倒装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 佳句背诵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资料链接】
1.文题品味:
《迢迢牵牛星》:
借咏“牛郎”“织女”的隔离,寄托闺中的相思,喻有情男女咫尺天涯不得相见的哀怨,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现于纸上。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沿岸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反映出年轻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全诗一气呵成,不受格律约束,形象生动,风格雄放,语言清新俊逸,是李白早年五言律诗的佳作。
《春望》
《春望》是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抒情名篇。它以忧国思家与自伤衰老的水乳交融的深挚激情,成为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的一首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住在轮台。武判官是岑参的前任,岑参为送他归京写下这首诗。诗中用大量篇幅描绘边塞雪景,以雪贯穿全篇,所以称“白雪歌”。
《西江月》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士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笔调灵活、轻动,构思浑朴、自然,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给人以相当丰富的美的享受。
2.走进作者:
萧统
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梁武帝萧衍长子。齐中兴元年生于襄阳。萧衍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推崇。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幼聪慧,早年在四川读书漫游,广泛接触中国古代文化,受到儒、道、佛等多方面思想的影响。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42岁应召入宫,任供奉翰林,但不受重视,并遭权贵谗毁,因而辞职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出于平乱的意愿参加了李璘幕府;后因受李璘牵连而遭流放。晚年贫病交加,死于当涂(今安徽境内)。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今存1000余首。有的抒写对理想政治和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进取精神;有的抒写对腐朽统治集团强烈不满和极端蔑视的情怀,表现了诗人的顽强斗争精神;有的反映民间疾苦,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有的痛斥安史之乱,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此外,他还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诗篇。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杜少陵”。杜甫早年仕途失意,安史之乱后,被授为左拾遗,后弃官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杜工部”。杜甫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