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20字。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
考纲聚焦
2006年《考试大纲•语文》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文学作品。
3.鉴赏评价E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质是对文章主要意思的把握,进而做出鉴赏性评价。
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阅读评价过程的两分法。通常,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以彻底分开。《考纲》之所以分开表述,或者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客观上存在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不完全等同的情形,二是主观上要求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有相对独立的两分法。这种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够准确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者就会自动浮出水面,鉴赏评价的工作就较为轻松了。
《考试大纲》中所说的“评价”,与此前面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等要求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思维的更具主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或者不是文章原来固有的,可以是鉴赏者加上去的东西。而现代文阅读的其它项的要求,多是对文章固有的东西进行理解、筛选、分析和综合等,得出的结论客观的成分居多。
当然,评价有一个尺度问题,主观色彩浓郁些,并不等于评价的主观性可以排斥评价的客观性。事实正好相反, 主观性评价必须建立在客观性评价之上。脱离文本的臆想、猜测,是不能拿来做鉴赏评价的。
考题剖析
金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06年辽宁卷)
杨 柳 ①
丰子恺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