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630字。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冲刺宝典语文测试与评价(四)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文艺复兴不是复兴文艺。而是借助文艺的文化复兴与观念创新。为什么要借助文艺?因为文艺是人性的镜子。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其成就无一不是个性的淋漓发挥。文艺复兴时期的每一幅杰作,无一不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艺术作为传播观念的一种手段,与学术相比,具有无限的穿透力、震撼力、感染力、扩散力。学术是为同行的,艺术却是为公众的。携带价值观的文艺是联通哲学观念与大众文化的桥梁,是把知识转化成文化观念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艺术能够在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还能让人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文艺本身又是最具个性、最离不开自由的社会活动。这使得文艺格外适合于传播观念、塑造信仰。没有文艺,哲学观念是无法变成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价值观。只有学术,没有文艺,是不会有文艺复兴的。所以,即将到来的中国文艺复兴一定是而且必须是一场通过文艺来传播的文化运动。
  值得提醒的是。文艺复兴,不是文化复古。文艺复兴虽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为旗帜,但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文化像人类自身一样是演化而来的。任何新文化都一定能够从既有的文化遗产找到种子、找到养分。文化不过是人性的再现。凡是人性中所蕴涵的,在文化中一定有积淀。文化擦不掉,就像人性改不掸一样。没有全新的人性,当然也就没有全新的文化。
  (选自《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1.依据文意,与“文艺复兴”内涵无关的一项是(    )
  A.是一场借助文艺进行文化复兴与观念创新的文化运动。
  B.通过艺术使人们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C.是把知识转化成文化观念的最有效手段,特别适合于传播观念、塑造信仰。
  D.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都是个性淋漓发挥和人性自然流露的结果。
  B.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艺术具有无限的穿透力和扩散力。
  C.可以使哲学观念变成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价值观的是文艺而不是学术。
  D.文化是演化而来的,文化中一定有人性的积淀,因而没有全新的文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与人主共理天下事,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①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