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610字。
第二单元
单元要点
1 对春天美好情景的赞美,初步培养审美情趣。
2 《春》的“五官开放” 、妙用修辞和锤炼词语,《春风》的独特视角和独特语言,并且比较两文的不同内涵和不同写法。
3 把握十首诗词的不同情调,了解诗词鉴赏的方法。
4 了解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及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条理性、层次性。
5 引导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地看问题。
学习指导
1 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层次清楚,锤炼词语、 妙用修辞、 激活感觉 。
本单元这几篇课文都是写春天的,在对春天景物进行描写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征,否则都将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春》作者抓住春天充满生机、美丽而有充满力量的特点,选取了非常典型性代表性的事物来表现这一点,比如写春草时通过“偷偷地”、“钻”、“软绵绵的”等词语来体现事物特征,写春风时抓住其温暖、柔和的特征,面对春天众多的景物作者采取先总后分的结构显得层次清楚。而林斤澜的《春风》则抓住北方春天的春风粗犷豪迈的特征来写,采取欲扬先抑的写法更显春天另一番风致。
《春》和《春风》在语言方面无疑是散文中的精品,采取了锤炼词语、妙用修辞、激活感觉等方法使语言优美生动。比如《春》第四段中的“赶趟儿”“闹”“眨”等词用的生动传神,又采取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和动用视觉、嗅觉、听觉使“春花图”虚实结合、引人联想。而《春风》中的“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该段中的词语精炼传神,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动用视觉、听觉、触觉将北方春风的狂野、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春
积累与运用
1 下边字词注音准确的一组是( )
A.润(rùn) 嫩(nèn) 晕(yùn) 胳膊(ɡē bo)
B.趟(tānɡ) 嘹(liáo) 蓑(suō) 烘托(hōnɡ tuō)
C.眨(zhǎ) 撑(chēnɡ) 笠(lì) 酝酿(yùn rǎnɡ)
D.婉(wǎn) 抚(wǔ) 擞(shù) 卖弄(mài nònɡ)
2.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欣欣然:高高兴兴的样子 朗润:明朗湿润
B.卖弄:炫耀 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C.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舒活:舒展
D.黄晕:昏黄不明亮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是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3.填空
(1)《春》的作者是 _______ 。你还知道他有哪些作品?________________。
(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散文,全文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 _______ 《绝句》中的诗句。杨柳风,指_______。
4. 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阅读《春》的第四段,回答下面问题。
5“桃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
A. 描绘出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B. 表现了春花繁盛。
C. 描绘出各种花开的热闹。
D.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情景,渲染春花的多,开得繁盛。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句使用的是 、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
A. 着力写出春花勃发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