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0字。
《我愿意是急流》说课稿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恋人麦德尼阿斯基• 伯尔娜所写的一首爱情诗,诗中通过意象的转换来表现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表达了诗人所信奉的爱情观。
一、说教材
《我愿意是急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自读课文《外国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恋人深沉而热烈的爱情。
二、说学情
这首外国爱情诗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舒婷的《致橡树》朦胧爱情诗,对爱情观已有触碰。通过本诗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爱情观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对爱情观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新大纲的要求,我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拟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诗运用句式反复、意象对比的写作技巧,体味诗中回环往复、渐进不同的音乐美;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配乐朗读的反复练习中,体味诗人对爱情的理解,通过对意象转变的分析来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自我朗读中,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爱情观和为爱情愿意忍耐与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五节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轨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复习、对比式导入,首先让学生齐读《致橡树》,回味中国女诗人舒婷在诗中所表达的爱情观,然后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便从爱情观的教学目标着眼,来品味本诗。
(二)分析课文
1.为学生播放《我愿意是急流》的朗读录音,使学生感受本诗的音乐美,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自读整首诗。
2.对本诗内容的分析,我从每节诗中的意象入手。在对每节诗分析之前让学生齐读本节诗,然后引导学生从每节诗意象的转换中品味诗人的情感变化。
在第一节诗中,我让学生找出主要意象:“急流”与“小鱼”。我设问:诗人在意象的转换中,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变化?
学生经过讨论可以体味到:急流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其流程艰难,有一种雄壮之气在其中,这也是诗人的情感寄寓所致。而对爱人是小鱼的想象,又使诗人的情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