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通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细品全词,朗读评价,风格赏析几个环节来解读全词。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语言导入
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离别的名句。
• 教师准备: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乌夜啼》)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 是啊!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雨霖铃]
二. 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首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柳永。
教师补充:
柳永,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他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