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10字。
  《雨霖铃》课堂实录
  嵊州二中 徐秋燕
  [教材] 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四
  [授课班级] 嵊州市第二中学高一(2)班
  [上课过程]
  一、介绍柳永生平,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柳永的一生仕途坎坷。他两次进京赶考,均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厌弃了官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词的创作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柳永的作品以言情为特色,语言柔婉,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一年秋天,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值傍晚,黄叶飘零,寒蝉低吟,骤雨初停,一对情深意长的朋友在长亭送别。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
  生1读词。
  师:有请同桌来评点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没有读出词的感情来,声音太轻。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
  生3: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没有把悲的味道读出来。
  师:哦。我们读一首词不是看谁读得轻谁读得重,而是看谁更好地读出了词的感情。为什么要读得悲?先看,这首词主要抒发了哪一种思想感情?
  生(想了一想后)回答:离别之情。
  师:这首词直接指明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话?
  生(找了一找)齐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因为这句话直接道破了全词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
  生齐答:词眼。
  师板书:(清秋节伤离别词眼)
  师:既然这首词抒发的是离别之情,那么读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呢?
  生:悲切……
  三、学生再读。
  师:知道了词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用悲切低缓的语调来读词,尽可能读出词的感情来。
  可以读给同桌听,讨论商量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读好。下面开始读。
  全班学生读词。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词。
  生4读词。
  师:请同桌来评点他的朗读。
  生5:读得很有情感,把悲的感情读出来了。他的声音很好听。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
  生6:我觉得他读这首词的时候一直是比较低的一个语调。我觉得如果读得有一点点起伏,会更好。其它,节奏方面还可以。
  师(小结):我们的同学具有一双聪耳,非常灵敏的耳朵,评得不错。读词不但要正确把握词的感情基调,还要读出词的起伏感,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变化的,我们要学习用轻重缓急的语音语调把感情读出来,也就是说读出词的起伏感。
  四、学生品读: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读,加上自己对这首词的感悟,请思考“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你是怎样来读好这一句的?为什么这样读?”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四人一小组,待会儿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热烈地讨论。(时间为4分钟。)
  师:好,现在小组代表发言。
  生7: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较打动人。因为这句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