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310字。包括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诗歌、文言文段等内容。
  高三晨读资料
  (张继辉)
  第一周
  晨读一
  【资料卡片】
  [文学常识]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文化常识]
  人的称谓
  1.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能力扩展】
  [成语积累]
  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错例: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最终形成齐、宋、晋、秦、楚等几个大国鼎足而立的局面。
  正例:本次活动已接近尾声,三大热门人选鼎足而立,鹿死谁手即将揭晓!
  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错例: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正例:信产部力清网络垃圾,电子邮件首当其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