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80字。较完整的教案,通过了实践考验,能和学生很好互动。
  《泪珠与珍珠》教案
  一、导入    
    在前面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中,我们学习了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写得非常的优美朦胧,大家还记得怎么背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正是化用了一个关于“南海鲛人”的传说,传说南海的鲛人像鱼一样生活在海中,哭泣时眼泪掉下来变成珍珠。那么,世间是否真有“眼泪变成珍珠”的事情呢?有一位当代的女作家,用她饱经沧桑的情感历程告诉我们:泪珠是可以变成珍珠的,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这篇散文《泪珠与珍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9页。
  二、作者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现当代女作家,她的作品有散文和小说两类,其中以散文的创作最大。她的散文风格清新,温婉,与冰心的散文风格很相似。
  (好,那现在让我们共同看看为什么作者会有泪珠是珍珠这种感悟)
  三、文章分析
   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给每段标上序号,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各种各样的泪,分别是从哪些角度写的?
  1.(1)1——4自然段  少女:不知愁
  提问:文章有哪些地方引用到了优美的文学句子?大家找一下念出来。
  a.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请同学解释)
  b.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用抽象来比喻具体,形象生动而且具有美感)
  c.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d.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哭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提问:好,那么这些句子中所说的泪,都是作者是她自己亲身经历流的泪吗?
  明确:书中——书中泪
  提问:作者对于这些泪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呀?书中有没有提到呢?
  ①段中说: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②段中说: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③段中说: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
  ④段中说:我抢先回答,大家听了都笑,
  不知愁的少女,喜爱的只是文学句子本身的美(那时的作者也就是现在的大家)那么,接下来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作者对眼泪的感悟是否还停留在书本上呢?我们接着看5—10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