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5张。图片丰富,内容分析细致,有词语用法归纳。有学案和练习,约1800个字。
《山市》学案
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中查益鸿
一、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的浪漫主义手法,揭露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统治的黑暗;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进行批判。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志”,记述。“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妙语:“写鬼写妖技高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二、什么是“海市蜃楼”?
在沙漠里,在海湾上,或是在广阔的陆地和水域上空,有时在远处涌现树木房屋、街道行人、车马船舶等景象,好像一个热闹的集市,很快又自行消失。古代人们不了解它的成因,以为是神仙住所、蛟龙吐气,故而名为海市蜃楼,亦称蓬莱仙境。气象学上称为蜃景。
三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四、请给下列字注音
奂山邑禹年飞甍高垣睥睨
连亘黯窗扉逾时倏忽肆
五、解释下列词语。
青冥乌有
倏忽莽莽然
洞开连亘相顾
无何飞甍始悟
历历在目黯然缥渺
六、翻译句子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2、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5、见山上人烟世肆,与市无别。
6、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