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7道题,约6630个字。
  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初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
  2008.5.3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二部分 合计 初计分人 复计分人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龌龊(chuò)  得逞(chěng)  懊恼(ào)   停泊(pō)
  B.书斋(zāi)  旋涡(xuán)  沉淀(diàn)   解剖(pōu)
  C.着落(zhuó)  嘀咕(dí)      编扎(zā)   踮脚(diǎn)
  D.唠叨(lāo)  老鸹(guā)      磬口(qìn)   俨然(yǎ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温家宝总理板书“多难兴邦”,在北川中学复课点勉励受灾学子更加努力学习。
  B.《扬子晚报》刊出《想给孩子上学体检该咋办》一文,报道了南京朱女士接纳从都江堰来的孙女后遇到的难题。
  C.目前,连接沪宁高速和长江四桥、宁通高速的四桥段已经开建,其它路段也已做好准备。
  D.许多家长纷纷来电询问: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样填写?有没有什么照顾条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英国六年前一桩海损事故调查结论令人啼笑皆非,一张描图纸“蒙瞎”核潜艇。
  B.听到孩子的呼救声,袁文婷老师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教学楼。
  C.“继续作战,勇往直前!”“坚决完成任务!”雄壮有力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D.著名漫画家方成老先生说到幽默的故事总是喋喋不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设立全国哀悼日,彰显了政府对生命的关爱,是顺应民心民意的正确之举。
  B.截至5月23日下午5时,泰州市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总额已逾6640万余元。
  C.火炬传递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淮海名区、祥泰之州”的历史人文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D.到了山顶,大家发现早上来的救援队员们已开始工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属引凄异(类似)    当其租入(抵)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B.功宜为王(按照功劳)  不敢稍逾约(约定的日子)亲贤臣,远小人(远离)
  C.默而识之(记)    故患有所不避也(担心)王曰“何坐!”(犯罪)
  D.乃不知有汉(于是,就)战则请从(请允许)    年且九十(将近)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这是冬的讯号。十月末,十一月初,__________________,沁凉地告诉你:冬来了。
  ①落在脸上,落在舌尖
  ②高爽的秋日渐渐变成了浓云低稠的初冬
  ③天上便零落地飞下点雪花
  ④天气是一日寒胜一日
  A.③①④②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38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得分 评卷人
  一、按要求答题(共35分)
  7.请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⑴签署   ⑵万恶不赦⑶感同深受   ⑷麻木不仁
  ⑸苍桑   ⑹不谙世故   ⑺果不其然   ⑻喜出忘外
  ⑼愚氓   ⑽力挽狂澜   ⑾促不及防   ⑿侃侃而谈
  座位号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
  ①____________,计不旋踵。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锦鳞游泳。
  ⑥我想:________________  _    ,无所谓无的。
  ⑦《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⑧写出李商隐的《无题》或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可以用来赞美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
  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陶渊明的《移居》一诗,完成下列三题(5分)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
  注释:此理,这种生活方式。将,岂。胜,好。纪,料理、经营
  (1)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诗歌,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
  “__________”等词清楚地看出。(2分)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4个场面进行描写,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四个场面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斟酒品尝、___________、披衣相访。(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