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7770个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答题时请注意:1.本试卷共八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第一部分
(1—5题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祈祷(qí) 逮捕(dài) 称心如意(chèng)
B.处罚(chù) 归宿(sù) 影影绰绰(chuò)
C.撷取(jié) 斫痕(zhuó) 相形见绌(chù)
D.缄默(jiān) 勉强(qiǎng) 镂空图案(lòu)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飘泊松弛掉以轻心骄揉造作
B.题词狼藉至理名言按部就班
C.布署苛刻重峦叠障墨守陈规
D.蔓延畴措惹事生非锲而不舍
3.下面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每小题1分,共2分)
①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河北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意见:
②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意见:
4. 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
①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看透仕宦升沉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②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含有“月”字的完整的句子。
,。
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4日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探月工程进入新阶段,举世瞩目。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25日表示,这是中国“不可思议的成就”,身为中国人,对“嫦娥奔月”感到自豪。他期望在未来20、30年内,中国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有望再夺得诺贝尔科学奖项。
杨振宁是在当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庆祝其获得诺贝尔奖50周年的活动时做出上述表示的。他与在座的大学及中学生分享他的喜悦。“嫦娥一号”升空的时刻,杨振宁也像不少中国人一样一直在看直播。他说:“看见它向上升的那几秒,我感到这很不得了!”
杨振宁形容“嫦娥奔月”成功,是“不可思议的成就”,因为中国在短短的30年内,就追上了欧洲400年积累下来的科学成就。他说:“我相信在未来的20、30年内,中国能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答:
②如果你是《淮安日报》学生小记者,在“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之际,你有机会采访杨振林,你会说:(2分)
答:
第二部分
(7—25题5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3分)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本文的作者是(人名)(1分)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俟其欣悦俟: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 第二段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11.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