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7510个字。
  吉林省长春市
  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生考试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白露为霜。(《诗经》)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鱼我所欲也》)
  5.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面对困境,我们应该坚定信念,相信困难终将被战胜。正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吟咏的那样:□□□□□□□,□□□□□□□。
  6.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我们不经意间,春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小草、嫩芽、鲜花、鸟儿,只要你去寻找,总能在它们的身上体味到萌发的春意。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就是在可爱的春雨春草和快乐的鸟儿身上品味着春的美好。
  7.爱莲说》中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的名句是:□□□□□□,□□□□□□。
  8.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寥廓星空中,古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透过这些诗句我们看到的既有风花雪夜、离愁别绪之秀美,又有意境阔大、雄浑奇特之壮美。而后者则更会让人产生一种回肠荡气之感。请写出古诗词中连续的两句描写壮丽风光的名句,并写出作者或题目。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或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文学家、史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得之心寓之酒也()
  ③觥筹交错() ④树林阴翳()
  11.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看似与醉翁亭无关,实际上它是表现本文中心不可缺少的一笔,请你谈谈它在上下文之间起着怎么样的作用?(2分)
  12.作者在同一时期创作的《丰乐亭记》中写到滁州的百姓“乐其岁物之丰成”,结合本文第三段内容说说,从哪里能看出滁州地区“岁物丰成”?(2分)
  13.阅读《醉翁亭记》,你会感觉到本文到处是一种和谐的图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均透着一种和谐之音,任选一处说说这种“和谐”带给你的美感。(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