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80字。
口语交际
考点精析
[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在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1.要学会耐心专注地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2.结合语境及语言目的,做到会听、善说,能听出句子的言外之意,能说出得体的肺腑之言。
3.说话前应多思考:说话的目的是什么,说给谁听,重点是什么,详略和顺序如何安排。
4.说话时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要讲究说话的方式。
①通过观察与倾听,了解对象的身份、年龄、性格特点。
②注意对象的身份:不同身份的对象有不同的爱好及文化修养,说话时的语言风格必然不同。
③注意对象的年龄:对不同年龄段的对象,说话称呼、语气也必然有所区别。
④根据说话的对象、场合应注意选用直言和婉言的不同说话方式。⑤说话需用婉言表达的有:因风俗习惯而不能直说的字眼;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直言。
5.与人交谈时,能听出言外之意;讨论时,能分辨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
6.说话时应注意婉言的运用。可以用同义词语或曲折表达的句子;也可以用虚拟、假设语气或商询语气。
[重点、难点剖析]
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注意学习锻炼自己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从而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习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4.我们应该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简明就是言简意赅,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清楚明白地表达最大量的信息和最充分的意思。连贯就是语序的安排合乎正常的思维规律,句子的衔接与呼应紧密自然。得体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选择运用恰当合理的语言。
考查应对
[考查方式]
中考语文的口语交际题一般分为两大类:
比较常见是对话题,题面设计为一种或几种对话情景,要求学生依据情景答题,可分为单一型对话题和复合型对话题。单一对话:即题面设计某一种情景,要求考生以自己或以情景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或对某一件事、某个人说出简明、得体的话来。常见的方式有:劝说式、辩论式、访谈式、推荐式等。复合型对话:即试题要求考生面对同一情境中的不同对象或不同情境中同一个对象或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对象说出应说的话。
[例1]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①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