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利用中国园林艺术的原理建构语文课堂
——探求语文课堂调控的艺术化
温岭市箬横中学 李秋平
论文概要: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一支奇葩,它们的景点布置非常巧妙,可以说得上是巧夺天工。如果把它们的建构原理移用于建构语文课堂,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艺术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进程更趋紧凑和合理。利用中国园林艺术的原理建构语文课堂能最终达到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本文主要就如何借用中国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原理”、“中轴线原理”、“借景原理”建构语文课堂作了些粗浅分析。
(关键词:中国园林艺术、和谐统一原理、中轴线原理、借景原理、语文课堂调控、课堂建构、课堂效果、课堂艺术)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再加上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质兼美、风格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具有艺术的美感。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能够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形式美、内在美,并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内在气质。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课堂调控本身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
那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课堂调控中实现艺术化的目标呢?
苏珊•朗格在其所著的《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曾说:“人类的生命形式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其实语文课堂的调控形式也是人的生命形式的一种衍生物,所以它也应具有“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这四个特点。而这四种特征也可以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中相应地找到,这就说明中国园林艺术形式与语文课堂调控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中国园林的建构方式来建构我们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中国园林艺术一样的美感,从而最终实现我们对语文教学课堂调控艺术化的追求。
一、 借鉴园林艺术和谐统一的原理,建构语文课堂
中国的园林建筑总是寻求一种和谐的美感, 例如依山傍水,亭台相间,楼榭相依,花草点缀。这些景物间的搭配又不存在丝毫的突兀感,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人们徜徉其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也正是这样的安排让中国的园林艺术有了许多西式园林难以比拟的妙处,成就了中国园林的独特色彩。
其实一堂完整的语文课也应似一座完美的园林,课堂内容及进程的安排也应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让他们从中领悟到语文的真谛。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授课教师及教师讲授的内容。融洽的师生关系还便于师生间的直接沟通,让师生能找到共同的语言,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