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90字。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安徽省芜湖县实验学校 王  伟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下面我从说教材、说目标及重难点、说教学流程、说板书及作业四个部分进行。
  一、 说教材
  这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还选编了《云南的歌会》、《吆喝》、《春酒》、《俗世奇人》四篇课文。这是一个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对祖国各地的民俗文化有所认识,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的能力。本篇课文是汪曾祺先生通过对家乡端午吃咸鸭蛋的习俗的述写,表现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可安排一至二个课时,本说课按一课时进行。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了解端午的习俗,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品味语言,培养语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学习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发现生活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重难点
  重点:朗读,品味语言,培养语感。
  难点:学习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
  3、确立上述目标及重难点的依据
  依据一:本文所在教材单元的要求及本文自身的特点(见说教材部分)。
  依据二: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立。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有了上述目标①、③。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理解,反对肢解文章,所以有了上述目标②。
  依据三:学生的学情。八年级下学期已过去一半,学生对本文这一类的散文已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阅读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如何表现日常生活情趣,依然是个难题。同时,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进一步培养语感,依然是教学的重点。因此确立了上述重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可采用如下教学法,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总的来说,整个教学可按“激趣——感知——研读——迁移——总结”五个步骤来进行。
  1、激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本文之前,可采用这样的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首先,请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然后,多媒体展示各地端午习俗的画面。还可请学生重点说说赛龙舟、吃粽子这一习俗的来历。
  2、感知——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培养语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大意。因此教学时,应注重朗读和整体感知。具体可这样做:先让学生自由的放声散读,划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再请学生谈读后的整体感受;老师再任选一段进行示范朗读;再请学生表演朗读自己喜爱的语句段,师生共同评价;最后全班齐声朗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