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第I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红色框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传媒    难以起齿    自诩(yǔ)    闭目塞(sè)听
    B.芯片    钩玄题要    豢(juàn)养  车载(zài)斗量
    C.转轨    众口铄金    执拗(niù)   半嗔(chēn)半喜
    D.幅射    赋于重任    补给(jǐ)    便(biàn)宜行事
  【答案】C
    【解析】A中“自诩Xǔ”。B中“钩玄提要”,“豢huàn养”。D中“辐射”,“赋予重任”。
【错因】本题将识记字音与识记字形结合起来考查,增加了试题的容量与难度。从字音上看,错误设置主要是形声字误读和形近字误读。形声字读半边,与其它形近字混淆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从字形上看,错误设置主要是形近字和音近字,考生平时不注意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不注意读准字音可能会造成字形判断的错误;应当注意到“以义定形”,“以音定形”是做好字形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答案】A
  【解析】“雕”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多用于器物,“塑”指塑造多用于形象;根据语境纪念碑更适合用“雕”。“铺”指“把东西展开或摊平”,“摆”是安放排列的意思,既然纪念碑的四周是用匀称的卵石铺成,并不需要精心地安放排列。“呈”强调实际的形状,“像”是仿佛的意思,根据语境,碑石就是设计成“耳”字形,故选“呈”。“画”多用线条,而纪念碑是一个实体;“贴”字则准确地写出了纪念碑的形态。
【错因】细致辨析近义词的差别,并结结合语境合理判断、选择是做好这类题的保障。如果粗心大意,平时缺乏求异思维训练或者缺乏与语境的整合意识就可能选择错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找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答案】B
    【解析】“竭泽而渔”只把水淘干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而句中只是要表达枯竭的意思。
  【错因】比较简单,错误原因在于望文生义或不能结合语境细致分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世界卫生组A,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啬的最新资料。
  【答案】D
  【解析】选项A,偷换主语,句子前面以 “水墨画的主要成分” 为陈述对象,而后面偷换成了“我国水墨画”,应在“通过”前补出主语“我国水墨画”。选项B,滥用否定词造成语意混乱,去掉“不要”。选项C,成分残缺,去掉“由于”,并在“致使”后面加“病人”。
  【错因】不能充分把握语意,缺乏辨识语病的敏感。
    5.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 白        苏 轼         欧阳修
    B.白居易       曹 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 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       曹 植        苏 轼         司马迁
  【答案】B
    【解析】通过“司马青衫”即可判断是白居易;曹植“陈王”的称谓较为陌生,但选用课本中的诗句降低了难度;第三个注意“继东坡”,排除了苏轼,自然指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根据“信史”“幽愁发愤”等词语也会较容易判断出是司马迁。
  【错因】延续了去年的考查,难度不大,错因在平时的积累不够。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11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22,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