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5480字。
  江油市2010级第二学期半期教学质量测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丽(yǐ)      憩息(qì)        蹑手蹑脚(liè) 
  B.恫吓(hè)      剽悍(piāo)      忍俊不禁(jīn)
  C.引吭(háng)   窥伺(cì)       络绎不绝(yì)
  D.滂沱(páng)   腼腆(diǎn)       怒不可遏(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
  B.他对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大学生带来的书,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
  C.老师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只有文学教师对阿尔伯特稍有好感,因为他讲的德国古典作品,有时竟让阿尔伯特留连忘返。
  D.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后来用湘潭的真籍贯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
  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榴》是文学大师郭沫若的一篇作品。文章立意深刻,文采斐然,特别是作者借石榴寄托个人志向,抒发感情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B.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作者满怀思乡之情写了《海燕》这篇文章,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C.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D.江口涣在《鹤群》中对鹤群的描写多是融于叙述之中的动态描写,很少有静态描写,这是这篇文章与前三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且噬己也:         且:并且
  B.稍近益狎:             益:渐渐,更
  C.驴不胜怒:             胜:能承受
  D.尽其肉,乃去:         尽:吃完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B.虎因喜             因跳踉大㘎
  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无异者
  D.无敢哗者              终不敢搏
  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 
  三、(15分)
  9.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1)艾丽莎,为了救助她的哥哥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这是安徒生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表现出的主题。
  (2)二十二岁时他在彷徨和动摇的痛苦中,给列夫•托尔斯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内心的苦闷。不久,他收到了一封长达几十页的回信。托尔斯泰鼓动他为人类的理想而奋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