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30字。
《登高》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诗圣杜甫的压轴之作《登高》。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这首诗的学习目标(平台打出)
1知识目标: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诵读背诵全诗
3人文目标: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师:明确了目标也就明确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即情景交融的写法,诵读和背诵,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现在听老师朗读一遍,然后请男生朗读,女生思考主旨句;再请女生朗读,男生思考主旨句,最后全班齐读,请一同学回答主旨句
师:(动情的)朗读全诗(同学们注目聆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不知同学们注意没有,老师在朗读中把“回”读成huai,把“艰”读成gan,把“杯”读成bai,为什么这样读,此存疑,到课时结束的时候,同学们用普通话读这几个字,也就明白了。
全体男生读,有顿挫感,但回,艰,杯三字读音不统一
师纠正后,女生读(效果比男生好,动了情)
全班朗读。
师:现在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主旨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生:我认为这首诗的主旨句是最后两句,即7,8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到底是第七句还是第八句?
生:第七句艰难苦恨繁霜鬓
师:请坐下,你说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深入思考一下,用一个短语概括一下主旨。
生:“繁霜鬓”。
众生:不对,应该是“艰难苦恨”。(板书)
师:对,“艰难苦恨”,繁是增多的意思,“繁霜鬓”是“使白发增多”你请坐。那么,“艰难苦恨”是什么意思呢?
生:注解上告诉我们,“艰难”既指自己又指国家,诗人从自己的艰难中看到了国家的艰难,国家的的艰危,于是万分的痛苦和怨恨。
师:说得真好。那么诗人杜甫这种艰难痛苦,怨恨之情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艰难苦恨”四字的意思,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
(平台打出杜甫生平)
杜甫生平(712—770)
1.少有诗才,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2.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
3.32岁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到洛阳赶考,小人作梗,功名不就。
4.33-43岁困守长安,寻找机会,以求功名.直到43岁才弄到一个小小参军,倍尝艰辛.
5.44-48岁安史之乱前期,随难民一起颠沛流离,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疾苦以及时局的艰危.
6.48-58岁由长安漂泊到成都到夔州(55岁)作<登高>,最后病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小船上.
师:了解了杜甫的生平,我想同学们对”艰难苦恨”的意思一定由了更深的体会.现在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艰难苦恨”的体会.注意一定要结合杜甫的生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