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成伟 连云港市灌南县田楼中学
教学内容:
《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桃花源记》、《贝壳》、《我爱莲有实》、《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
教学目标:
1、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象征这种艺术手法;
2、 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 学会关注生活,自我砥砺;
4、 了解诗人陶渊明以及他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5、 积累文言虚词和实词;
6、 领悟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
7、 了解寓理于物和对比铺垫的写作手法;
8、 学会联想,学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重难点:
1、 象征的艺术手法
2、 状物抒情;
3、 陶渊明设想的境界
4、 寓理于物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
2、 讲练结合
第1课时
白 杨 礼 赞
教学目标:
1、 研读关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的描写语段,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对白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象堪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2、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
3、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1、下列加点字注音
错综(cuòzōng) 外壳(qiào) 主宰(zǎi) 坦荡如砥(dǐ)
恹恹(yān) 婆娑(póósuōō) 虬枝(qiú) 楠木(nán) 秀颀(qí)
2、指名阅读课文第7节
二、新授: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 认识赏花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 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3、 指认描写紫藤萝花的比喻句、拟人句;
4、 理解本文以“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教学重难点:
1、 状物抒情
2、 关注生活、自我砥砺的情怀。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布(pǘ) 迸溅(bèngjiàn) 忍俊不禁(jīn) 伫立(zhǜ) 笼罩(lóng)
二、新授:
㈠示标:
1、作者简介
2、讨论文章层次
3、分析课文1~7节
⑴课文第1节统领全文,在内容结构上各有何作用?
⑵指出课文第2~6节中的比喻句
⑶课文第2~6节着重描写什么?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我”的感受的?
㈡师生共同讨论:
1、简介作者:
宗璞,当代女作家,本名冯钟璞,成名作《红豆》
2、分层次:
全文按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7)赏花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世外桃源”所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
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3、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作者设想的境界是无法实现的;
2、“思考和练习”第二题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了解预习情况:
1、集体朗读课文;
2、指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huò)然开朗 旷(kuàng) 髫(tiáo) 语(yù)云
要(yāo) 间(jiàn)隔 诣(yì)
二、 新授:
㈠示标:
1、简介写作背景、作者
2、讨论预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
3、范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
5、集体读
㈡师生共同研讨
1、写作背景:作者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统治集团生活荒沮,内部倾轧,军阀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国家濒临崩溃,同时,东晋王朝承袭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的特权,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无施展才能机会。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用毒洒杀死晋恭帝。陶渊明产生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对现实社会的憎恨。只好借创作来抒写情怀,刻画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文中描写居民风习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文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下列句子朗读是这样停顿的: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不足为外人/道也。
6、教者范读课文
贝 壳
教学目标:
1、揣摩作者借一枚贝壳领悟且阐释的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体验,择取积极求实的人生态度和敬业求新的精神;
2、联系语境和结合托物释理散文的特点,明了本文的中心意思;
3、熟读课文,把握行文的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教学重难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丝不苟(gǒu) 把(bǎ)玩 固执(zhí)
二、新授:
㈠示标:
1、自由朗读课文
2、研讨下列问题
A、贝壳的特点是什么?
B、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
C、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D、第5节中作者 感受、慨叹是针对什么而发的?
E、研讨“思考和练习”第二、三题
F、第5节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㈡师生共同研讨:
1、第2节中作者笔下所描写的贝壳的特点是:精致、可爱、珍贵
2、古人“用贝壳来做钱币”的原因是:它是坚硬、精致、小巧的艺术品。
3、第5小节作者这一感受、慨叹是针对这些而发的:是对贝壳制作的精致和贝壳里的生命的短暂而发的。
4、第5节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
5、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求实,执著进取,精益求精。
6、“思考和练习”第二、三题答案见教参
三、测标:
1、作者笔下贝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用“贝壳作钱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第5小节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课文、写作特点
详见课参P54
爱莲三篇
教学目标:
学习依据表现的主题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恰当的描写对象;
进一步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学会联想,学会运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主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指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坚韧(rèn)泥淖(nào)甙(dài)矜持(jīn)
奇葩(pā)涟漪(yī)散瘀(yū)
二、新授:
㈠示标:
A、读《我爱莲有实》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爱慕莲子的原因是什么?
2、“果”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B、读《荷花飘香北海夜》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赞美荷花的?
2、“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3、“叶”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C、读《爱藕说》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2节中作者为何说诗人偏心?
2、根椐4~5节内容概括出藕的优秀品性
3、藕为何被称作“灵根”?
4、“根”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㈡师生共同研讨:
1、作者爱慕莲子的原因是:坚韧的品性和惊人的生命力以及它有强心降血压的功效。
2、“果”的象征意义是:象征着收获、成绩、胜利和幸福。
3、《我爱莲有实》一文的主旨是:文章借爱慕莲子,来揭示任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苦心”的哲理。
4、作者是这样赞美荷花的:荷花从不孤傲;不娇贵;不娇艳;出污泥而不染
5、“花”的象征意义是:象征着美丽、热烈、孕育和希望。
6、“叶”的象征意义是:象征着不懈的劳动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