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10字。虎 丘 记
  袁宏道
  教学目标:
  1、疏通文句,掌握和积累文言字词知识,为鉴赏课文打下基础。
  2、赏析作者对虎丘中秋月夜盛况的描写,体会和揣摩作品语言方面的特色和写景的妙处。(体会描写中比喻、夸张、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3、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别具一格的写作方法,体会公安派散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中秋游人如织和月夜斗歌的场面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翻译全文,教师适当点拨,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体会公安派散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会本文独特的个性。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与以往同学们接触到的游记有所不同,可以和《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做比较学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1、疏通文句,掌握和积累文言字词知识,为鉴赏课文打下基础。
  2、赏析作者对虎丘中秋月夜盛况的描写,体会和揣摩作品语言方面的特色和写景的妙处。(体会描写中比喻、夸张、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语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个杰出的文学家庭,他们这几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出了好几个著名的文学家,你们知道是哪几个吗?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周(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公安派,他们反对复古“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所强调的性灵就是作者的个性真情,他认为文章应该是作者的个性和真情的表露。其主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其作品大多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袁宏道的一篇文章《虎丘记》,来品味一下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虎丘与虎丘记简介
  苏州虎丘是著名的风景区,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三日而虎踞其上,因而得名,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袁宏道曾任吴县(现在江苏苏州)知县,在任两年,游虎丘六次。而后写了这篇游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袁宏道的《虎丘记》,也到虎丘去神游一番。
  二、作者简介——袁宏道及公安派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今湖北公安人),著有《袁中郎全集》。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曾为反对复古(王世贞、李攀龙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